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及突破方向

时间:2023-06-23 点击数: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已从科学研究向行业赋能转变,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

白春礼指出,人工智能的技术特征决定了其影响的深度、广度,有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成为具有引领性和战略主导地位的关键技术。

图片

从历史维度看,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鲜明特征都是以人的发展和解放为核心。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标志,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技术内燃机为标志,极大地超越了人的体能边界,满足了人类工作、生活的多样化需求。第三次工业革命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标志,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处理能力,实现了对简单脑力劳动的替代,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极大拓展了发展空间。

而人工智能将实现对人类复杂智力智慧活动的模仿、替代和拓展,将人类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解放出来。

从发展维度看,人工智能是一项革命性、颠覆性技术,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进而引发产业革命。它整合了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时代以来所有科技创新成果,将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纪元,将深刻影响和改变全球经济、产业、创新的格局。

目前,发达国家均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力图在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例如,美国于2019年正式启动“国家人工智能计划”,截至2021年底共资助18个国家AI研究所。2022年,美国明确将AI列入维护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关键技术领域。英国于2015年创建阿兰·图灵研究所,在跨行业促进AI研究、吸引人才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法国于2018年发布“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并于20194月正式设立4所人工智能跨学科研究院,涉及健康、环境、能源、交通等领域。

应用场景拓展催生新业态。白春礼表示,从学科内在属性看,人工智能多学科交叉融合特征明显,且技术综合性强、研发难度较大。智能水平的颠覆性进展更需要基础学科领域的突破,如算法等理论。

从发展驱动力看,人工智能应用导向鲜明,经济、社会等应用需求拉动成为其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技术创新在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更主要的动力来自应用场景拓展,以及与经济、社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融合将催生出一批新产业、新业态。

未来5-10年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期。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相关战略目标,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白春礼认为,目前人工智能还有很大发展潜力和空间。

一是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领域还有大片“无人区”。生成式人工智能、类脑智能、感知芯片、感知器件等方面还有很多未知性、前瞻性领域亟须突破,只有突破才能实现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

二是未来应用系统将朝着更加“智能”的方向发展,从机器智能走向人机混合智能,这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是挑战所在。

三是体系平台间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的竞争将成为焦点。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是体系化、军团化的竞争,也是数据资源化趋势下的数据竞争。其发展将趋于开源化、生态化,从而对后来者形成新的技术壁垒。

着力解决三个关键问题。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巨大的智能应用市场潜力、最完备的智能制造产业链,以及最大规模的海量数据资源,但仍然存在一些关键问题。

一是核心技术和基础能力不强。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原始创新和技术积累不足,可能导致我国在智能化阶段再次“空心化”。

二是产业发展生态不健全。自主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发展薄弱,大量市场应用发展良莠不齐,中低端较多,同质化明显,市场竞争环境仍有待改善。

三是高端人才严重不足。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但目前仍然缺乏高质量团队,且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难以满足发展需求。

对此,白春礼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优势兵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要发挥好庞大市场需求的牵引作用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多学科、建制化优势,不断提升我国人工智能科技力量。

二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和系统布局,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的良性互动创新生态,要推动项目、基地、人才、教育等各类政策相互协调配合,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水平一流的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要加快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激励制度;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要整合相关学科背景的优秀团队队伍,结合重大项目和应用实践,依托高水平平台来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四是加强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建设,要加快构建更加包容审慎的国内监管体系,同时也要鼓励和支持人工智能快速发展。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Aw20VrNDN-af-iq3So5BvA

 

Copyright © 立博(中国)ladbrokes-官网登录入口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34123号-000 技术支持:信息网络中心